今日頭條鏈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367635951109063183/?app=news_article×tamp=1715411709&use_new_style=1&req_id=2024051115150946992FF04956EA692A55&group_id=7367635951109063183&share_token=B559128A-5F54-4AFA-AE00-3AF3E34203A9&tt_from=weixin&utm_source=weixin&utm_medium=toutiao_ios&utm_campaign=client_share&wxshare_count=1&source=m_redirect&wid=1715588127628
近日,桂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陸平教授帶領(lǐng)學院師生黨員一行42人赴桂林市全州縣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文化教育現(xiàn)場教學活動,,通過實地參觀學習,、親身感受,讓師生們深刻領(lǐng)悟紅色基因的內(nèi)涵,,進一步弘揚革命精神,。
起點·上虹飲橋述紅軍感人事跡
全州縣,這片桂北的紅色熱土,,見證了紅七軍北上途中的英勇戰(zhàn)斗與光輝歷程,。紅七軍這支英勇的部隊,揮師北上,,歷經(jīng)千里轉(zhuǎn)戰(zhàn),,將一腔熱血灑在了全州的大地上,留下了深刻的紅色印記,。師生們懷著崇敬之情,,首先來到了龍水鎮(zhèn)龍水村的虹飲橋,這里是他們追尋革命足跡的起點,。
陸平教授深情地向師生黨員們講述了紅七軍在橋上過夜的感人故事,。1931年初,,紅七軍團在張云逸大將的率領(lǐng)下,從大西江挺進全州境,。途經(jīng)龍水鎮(zhèn)時,,盡管戰(zhàn)士們饑寒交迫,卻仍然嚴格遵守紀律,,不擾民,、不取百姓一針一線。全軍戰(zhàn)士默默在橋上度過了寒冷的夜晚,,待黎明時分,,百姓們尚未蘇醒,他們便悄然離去,,這一行動深刻彰顯了革命軍人的崇高精神風貌,,讓飽受苦難的百姓看到了革命勝利的希望之光。在場的師生們深受觸動,,紛紛表示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,,堅定信念,不忘初心,,砥礪前行,,勇攀高峰。
圖為陸平書記正在與同學們在虹飲橋上講紅七軍留宿橋上的故事,。中國青年網(wǎng)通訊員 蘇宇陽 攝
路途·尋先輩足跡聽英雄之聲
接著,,師生們踏上了尋訪革命先驅(qū)足跡的旅程,來到鄧小平,、李明瑞、張云逸等偉大領(lǐng)袖曾途經(jīng)并暫留的地方,。在這里,,紅軍積極宣傳共產(chǎn)黨和紅軍的宗旨與政策,贏得了鄉(xiāng)親們的廣泛支持與熱烈響應,,譜寫了眾多軍民情深似海的動人篇章,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李明瑞總指揮曾在此地發(fā)表感人至深的講話,,感激鄉(xiāng)親們的支持與厚愛,。至今,村里仍流傳著這樣的三句話:“我是李明瑞,!李明瑞就是我,!紅軍是窮苦人家的子弟兵,是為窮人打天下的,!”陸平書記以現(xiàn)場黨課的形式,,為師生們生動講述了這三位革命前輩的英勇事跡與崇高精神,,使大家深受教育和啟發(fā)。
圖為陸平書記在講授張云逸將軍的故事,,同學們在認真傾聽,。中國青年網(wǎng)通訊員 蘇宇陽 攝
尾聲·重走紅軍路體會艱辛歷程
最后一戰(zhàn),師生黨員抵達大西江鎮(zhèn)炎井村紅色革命教育基地,,他們沿著紅七軍曾經(jīng)的足跡,,重走那段紅軍戰(zhàn)士們英勇奮斗過的道路。在黨旗的指引下,,他們穿越蔥蘢的山林,,深切感受著革命先烈曾經(jīng)的英勇與艱辛。通過實地踏訪與現(xiàn)場教學相結(jié)合的方式,,師生們對革命先烈不畏犧牲,、英勇斗爭的崇高精神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體會,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,,為未來的奮斗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,。
圖為師生們在重走紅七軍路。中國青年網(wǎng)通訊員 蘇宇陽 攝
參與紅色文化現(xiàn)場教學的賴丙司同學分享了此次活動感受:“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,,這次參加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活動,,聽陸書記講黨課,我們深刻體會到了革命戰(zhàn)士的艱辛,,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,。此次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活動,不僅是一次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,,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,。”據(jù)了解,,這種身臨其境的現(xiàn)場教學方式很受師生們的歡迎,,這樣的活動讓紅色文化變得鮮活而生動,不再是書本上的抽象概念,,而是觸手可及的歷史記憶,。這不僅增加了師生們對紅色文化的興趣,也激發(fā)了他們傳承紅色基因,、弘揚革命精神的熱情與決心,。
本次實踐活動還得到了桂林理工大學學校紀委副書記、紀委辦公室主任華桂林同志的大力支持,。他表示,,通過實踐活動,師生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黨的光輝歷程,,進一步增強黨性修養(yǎng),,這對于推動學院思政,、黨員教育工作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圖為桂工公管學院紅色文化現(xiàn)場教學活動結(jié)束后師生留念的合影,。中國青年網(wǎng)通訊員 蘇宇陽 攝
近年來,,桂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始終將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(fā)揚放在重要位置,積極挖掘和利用本土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,。學院以紅色文化為引領(lǐng),,精心組織了30余場實踐教學活動,旨在通過“紅色文化+”的育人模式,,有效強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,,讓革命基因得以薪火相傳。接下來,,公共管理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,,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紅色文化教活動方式、豐富載體,,不斷培養(yǎng)出更多理想堅定的優(yōu)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,,為國家的繁榮與發(fā)展貢獻青春力量。